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重要通知 >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开启“三务”公开监督新模式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开启“三务”公开监督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7-02 浏览次数: 3661 信息来源: [ 字体大小: ]

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基层14600个党务公开覆盖率达到92%,3000多个政务公开覆盖率达到94%,11500个村务公开覆盖率达到91%。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农牧区相继成立了11013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覆盖率已达到96%。截至目前,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三务”公开问题线索968件,其中立案126件,党纪政务处分119人,组织处理109人。

“三务”公开晒出基层“明白账”

“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全村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真正实现了村务公开公示、内容及时更新,让村民实时了解国家新政策及村里重要事项。”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前岗台村村民李秀高兴地介绍,“这个方便,又没跑路,还把村里信息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很亮堂。”

阿鲁科尔沁旗纪委监委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发建设了阳光嘎查村务监督平台,将嘎查村级党务、事务、财务等各类事项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群众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端,随时随地获取嘎查各项村务信息,从而实现对本嘎查村人、财、事、权的全方位立体监督。“互联网+阳光村务”模式,让传统村务管理、监督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实现了村级事务管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程留痕。

内蒙古自治区“三务”公开在原有宣传橱窗、公开栏、电子屏等传统公开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搭建网络公示平台,在监督网站上开设三务公开监督专栏,公开内容及时上传,同时发布到各村(社区)三务公开微信群。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门户网站全面、详实地公开部门职能职责、办事项目、政务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了解、查阅政府信息。积极推行网上服务、网上监督、网上评议,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双向交流,畅通了百姓的诉求渠道,扩大了群众知情、参与、监督的权利。

“查询很方便,监督很透明,村民要是发现有疑点的地方,可以直接向纪委监委反映情况,上面留有举报电话。”谈及农村“三务”信息公开平台让监督更有力,阿鲁科尔沁旗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满仓深有感触地说,“起初,一些村组干部对这种做法心存抵触,认为自己被监管得严。现在大家都弄明白了,只有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监督当中,村组干部反而更‘安全’。”

“三务”公开筑起廉洁自律“防火墙”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大力开展基层“三务”公开信息化监督工作后,不仅为村组干部筑起了一堵廉洁自律的“防火墙”,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满意度不断提升。

“作风改没改,看看公开栏。”目前,“三务”公开俨然已成为村干部的一面作风之镜。记者采访中了解到,2017年10月,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毛敦艾勒嘎查部分群众通过来访、来信和网络举报等方式多头反映原嘎查党支部书记包海明、报账员白色音白乙拉等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破坏草原生态、贪污挪用公款和侵占集体资源、资金,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低保、贫困户评定中暗箱操作优亲厚友,嘎查党务、村务不公开,损害群众利益等20项问题线索。

包海明的案件是“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典型案件。通辽市科左中旗纪委监委消息称,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包海明在未经相关部门批准,用不同方式同意本村村民齐金山和江苏中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在舍伯吐镇毛敦艾勒嘎查农用地上有偿取土。经旗草原监理所实地勘测确认实际取土775,922立方米,破坏草原面积475.588亩。2018年2月1日,包海明因涉嫌破坏农用地罪被科左中旗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说真心话,‘三务’公开是我们老百姓早就盼望的事。如今,通过公示栏、微信、互联网,群众知道了干部打算干什么,结果如何?大家心中清楚明白了,还让我们监督并提出意见,感到自己真正起到了当家作主的作用,心里踏实又满意。”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村民开心地说。

通辽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吴海东介绍,近年来基层腐败问题的发生,多数都与“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有关。推进“三务”公开工作是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强化同级监督,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也要强化教育预防,积极构筑不想腐的堤坝,更要强化问责追责,加大有关问题的查处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各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扎实的“三务”公开监督措施,增加了村级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民主决策,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拉近了干群关系,杜绝村干部唱“独角戏”,让群众看“明白事”,让干部做“明白官”,赢得群众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