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政务公开 > 牙克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 方案(2015-2020)》的通知

牙克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 方案(2015-2020)》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2-14 浏览次数: 67 信息来源:政府办公室 [ 字体大小: ]

各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驻牙各单位:

经牙克石市人民政府2016年第一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将《牙克石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牙克石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内政发〔2014102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2014-2020年)的通知》和《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的通知》(呼政发〔2014159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明确我市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我市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气象在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气象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完善气象监测站网、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强化气象为农牧林服务、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台站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大力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社会管理法制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繁荣、幸福牙克石提供优质服务。

(二)发展目标

2020年,我市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保障有力,满足牙克石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需求和国家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1.防灾减灾发展目标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备率达到100%,气象灾害应急联动部门衔接率达到90%;村、镇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健全率达到95%,重点国有企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健全率≥80,镇办(街道)气象协理员配置到位率达到100%,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配置到位率达到100%,重点行业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覆盖率≥90%,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备率达到100%;重点领域防雷检测覆盖率达到80%,重点部门雷电防护工程监管率达到90%

2.预报预警发展目标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9%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74%24小时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70%,月降水预测准确率达到67%,月气温预测准确率达到73%;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30分钟,灾害天气预警准确率提升度达到5%;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精细化到村级,预报产品时间分辨率达到80%

3.装备技术发展目标

气象观测站网布设适宜度达到100%,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达到95%,气象专用通信网络带宽达到20M,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率达到80%;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达到99%,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排除时效≤36小时,国家级台站自动站业务可用性≥99%,国家级台站自动站故障排除时间≤24小时,备件库储备率达到100%

4.气象服务发展目标

气象预警信息社会单元覆盖率90%,公共场所接收气象预警信息设施普及率80%,气象预警广电媒体覆盖面100%,气象预警信息基础电信媒体覆盖面100%;专业气象服务成熟度80%,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率100%,气象灾害GDP影响率≤1%

5.保障支撑发展目标

本科以上学历工作人员达到100%,高级以上职称人才比例达到20%,中级以上职称人才比例达到100%;进入市规划委员会,所有气象站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完备率达到100%,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镇发展规划率100%;新建功能完善、符合长远规划的业务用房。

6.科学管理水平发展目标

气象法规体系逐步健全,行政审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并实现网上审批;内部规章制度、流程的科学化、完备率达到100%,不断健全安全生产软硬件投入保障措施,完成档案管理晋级。

7.气象社会管理发展目标

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5%,气象高影响行业用户满意度达到90%;气象科普知识普及率达到80%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1.加强气象法制建设

1)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将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气象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政事分开的管理和业务机构,建立由气象行政管理、气象业务服务、地方气象机构、社会化气象服务等组成的多元化新型气象事业结构。2015年末,全面完成气象机构综合改革。

2)加快规范性文件建设。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快完善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建设。重点在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修订或制定出台切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配套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提高气象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执行力

3)完善气象行政执法体制。健全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按照气象执法工作“三落实”(机构、人员、经费)、“一强化”(强化监督)的要求,加强气象法制工作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落实气象行政执法责任,严格执行气象标准和技术规范,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执法效率。

4)加强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气象社会管理职能,依法管理和规范气象探测、气象预报预测、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信息发布、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施放气球和涉外气象等活动,实现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转变。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以多种形式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提升气象行业管理能力,促进气象行业协调发展。将气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将防雷安全管理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防雷“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将防雷安全纳入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评;防雷设施安全纳入涉及防雷安全的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中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将气象法律法规宣传纳入各级政府“七五”普法规划。

5)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梳理气象行政权力清单并逐步公布;建立社会管理履职绩效考评办法和指标体系,健全气象行政执法能力保障机制;优化气象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实现行政审批网上办理与备案管理。

2.加强气象行业管理

强化行业管理,建立气象设施协调共建机制;进一步加大开展行业气象设施普查的工作力度,加强气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指导,明确气象设备的行业监督管理职责,承担社会管理事项;推广或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气象资料使用管理,强化气象观测设施审批备案,依法执行行业气象资料汇交制度;加强气象行业组织协调,开展气象行业的业务和科技合作与交流。

3.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将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纳入前置审批程序;建立雷电灾害数据库,编制风险区划;加大雷电防御的科学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力度,提升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和常规检测自动化水平;扩大防雷检测覆盖范围,加强对雷电易发区防护工程的监督力度。

(二)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1.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切实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作用,进一步明确指挥部成员单位分工与职责;成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地方气象事业机构,并完成实体化运行;组建气象灾害防御应对专家团队;建设覆盖到镇办、街道的气象信息服务站网,成立镇办(街道)领导小组,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到“网格化社会管理”;明确村(社区)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强化“多员合一”的气象助理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多渠道发展志愿者队伍。

2.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发挥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导作用,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编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规划,制定和完善各项气象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会议制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配合、高效联动;加强气象、农牧业、林业、水利、民政、国土资源、交通、安监和环保等部门的协作,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与常态化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作用。

3.建立气象灾害防御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考核体系,科学制定组织机构、工作机制、风险管理、应急体系、信息发布、队伍建设及经费保障等考评指标,并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目标任务督导和绩效考评工作。

4.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加强气象灾害隐患详查普查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规划;推进气象灾害防御达标评估认定和镇办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建立完善为城乡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健全气象灾害保险制度,拓宽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渠道。

5.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市级、乡级、村级三级常见气象灾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心城区街道、社区、重点单位等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常态化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制度。

6.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按照国家、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托上级气象部门加快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形成纵向连接、横向畅通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发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信息发布运行管理机制,健全预警信息快速传播工作机制;综合利用各部门信息传播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全网向灾害影响区域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7.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效益

建立政府主导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多部门监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监测、决策指挥、增雨作业、管理水平和能力;建立本地化增雨防雹作业指标体系,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评估和作业效果评估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抗旱救灾、森林防扑火、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提供保障。

8.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各级政府要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办)要定期组织开展各部门间不同层次、应对不同气象灾害的气象防灾减灾避灾应急演练。要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3.23世界气象日等活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水平。

(三)提升现代气象业务能力

1.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1)进一步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完成1:1备件匹配的新型自动站建设,布设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自动化观测设备。升级改造气象专用通信网络,优化局域网,通信带宽升级至20M。推广应用相关气象业务数据服务平台,提高各类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加工分析和应用能力。推广应用相关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升级改造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气象部门内部、气象与相关部门的高清视频会商和生态、水文、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共享。

2)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统筹规划、审批对接、财政调控的气象监测设施规划建设共享机制,将各部门气象相关监测设施纳入气象综合监测网的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全区综合气象观测站网规划,完善城市专业监测系统,加强部门合作共建,推进专业专项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建设气候校准站,构建满足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气象环境监测和城市气象服务需要的城市气象观测站网;加大农村林区、气象灾害易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养殖区、重点防治区、重点旅游景区、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高速公路和交通干线的各类气象观测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乡镇级6要素自动气象站全覆盖,并逐步向重点区域的村级覆盖。

3)增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能力。建立完善综合气象业务应急保障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经常性开展技术装备保障应急演练,熟练掌握应急装备使用方法。建立快速维修业务流程,切实提高维护维修和故障排除效率。完善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气象技术保障人员业务考核、业务奖励等制度。加强不间断电源、备份网络和易损设备应急储备,提高设备稳定运行水平。逐步形成自身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借助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开展设备维护维修培训,切实保障设备及时维护维修。依托“呼伦贝尔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针对社会气象队伍开展气象探测设备保障远程技术支持业务。加强维修维护人才建设,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综合气象观测仪器、气象网络技术保障人才。重点是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突出,责任心极强、反应速度极快、专业学科搭配合理的技术保障队伍,切实提高维护维修和故障排除时效。

4)进一步加强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针对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状,各级政府要组织气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将其依法纳入城乡规划。落实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报告备案制度;要将气象主管机构纳入当地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在项目规划阶段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作用,同时避免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影响。

2.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水平

1提升精细化预报水平。建立“一人一镇办”预报机制。每个预报员在不断提高全市区域预报能力的同时,重点要提升某一个镇办区域的预报能力水平。要经常性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农时、农事,林情、林况的调查,全面了解当地农牧林业生产状况、主要农林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情况以及生育期状况,开展个性化指标整理;要全面掌握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深入挖潜历史气象资料潜力,分析局地天气气候特征,结合重要天气过程开展灾害性天气预警指标研究和预报方式方法研究。建立“一人一要素”预报机制。每个预报员在深入挖潜历史气象资料潜力的同时,要加强对某一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极值、强度、日年较差、气候异常和突变、周期波动、变率等特征分析,不断提高单项气象要素或某一气候现象的预报能力。

2)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对上级指导产品的订正和解释应用,重点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和本地局地性、突发性、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预报预测预警能力。开展辖区24-72小时常规预报和乡镇精细化要素预报。建立上下级汛期每日会商和重要天气过程预约会商机制,开展订正预报检验,保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

3)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加强与周边气象局站协作,实时开展灾害性天气会商分析,加强灾害性天气区域联防,提高暴雨、低温冷害、冰雹和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鼓励志愿者参与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工作,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效率和覆盖范围。

4)加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依据上级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和农业气象预报指导产品,结合当地主要农事活动和农业气象指标,加强对上级业务单位指导产品的细化、解释、订正和补充,发布不同时效农用天气预报,分析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

5)制作地面观测初级产品。制定观测初级产品制作方案,统一技术方法、指标、产品格式,明确服务对象、产品类型和制作周期,完善初级产品制作流程;开展自动气象站、区域站降水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实时跟踪重要天气过程,不断丰富灾害性天气监测分析数据和图形产品,为预报预测提供直观基础数据参考。

3.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1)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将基本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提供个性化、分类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同群体和领域需求;建立面向公众的基本气象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公共信息传播载体,拓展气象官方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渠道,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及时传播到公众手中。

2)推进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政策环境,激发社会活力,推进气象服务主体多元化;建立上下协同、分工合作的基本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机制;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推进气象服务管理法治化,建立健全有效的气象服务监管体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主体多元、覆盖城乡、适应需求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3)强化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关注气象灾害发生、演变、影响的全过程,重点做好灾前预估研判、灾中跟踪服务,提出明确的灾前、灾中、灾后的应对措施与建议。进一步畅通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渠道。依托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指挥平台,加强部门会商,及时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气象灾害影响程度、损失情况、变化趋势,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逐步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会同民政、农牧业、水利等部门组建气象灾害评估专家组,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完善本地气象灾害数据库。深化与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从灾前防范到灾后勘查、定损的全过程服务流程,开展农林业气象灾害风险服务,推进防灾减灾和风险转移。将气象灾害管理纳入政府灾害管理,综合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规避能力。

4)深化气象为农牧林业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将气象为农牧林业服务“两个体系”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深化中国气象局“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加大农牧林业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力度。构建有效联动的农牧林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服务机构和队伍,完善预防为主的农牧林区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立预案到镇、预警到村、责任到人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5)强化专业气象服务。气象部门要与旅游、农牧业、林业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建,完善联合会商、信息通报、资源共享、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共建专业化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多领域气象服务指标,构建联合预警、风险共担的多部门联动服务体系。

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完善常态化的城市重大活动气象服务机制,壮大城市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志愿者队伍,将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完成城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城区重要场所分类预报;排查城区内涝风险隐患点,开展城市内涝风险预报预警业务;开展城市健康生活气象服务。

加强旅游气象服务。立足我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际,设立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区,开展旅游景区气象观测、旅游气候资源普查和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完善旅游气象服务联动和信息互通机制;开展旅游气候评价、旅游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和指标研究,制作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旅游城市、景区、旅游线路精细化预报,特殊气象景观及旅游气象指数预报,逐步拓展旅游安全气象保障、旅游气象资源评估和开发利用服务。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结合牙克石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立农业经营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气象为农服务用户数据库,完善涉农部门合作联动机制,提供及时、快捷、有针对性的“直通式”气象。编制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气象服务工作旬月历等,订正应用农牧业气象指标,修订完善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主要作物气象风险区划。加强农情、苗情、墒情、灾情和野外调查,加强对上级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等服务产品的订正、延伸,开展农业抗旱节水技术等气象适用技术开发、示范、推广。以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重点做好局地暴雨洪涝、干旱、霜冻、冰雹等主要影响农业生产的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应对服务。

加强林业气象服务。针对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及林业生产需求,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森林防扑火应急联动机制,推进气象监测服务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林场、望哨预警收音机配备率和覆盖面。完善《林业气象服务方案》,健全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等气象衍生灾害指标以及营林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生产气象服务指标。依托上级指导产品,开展森林防扑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区生态旅游、营林造林、森林抚育、林下经济等气象服务,尝试介入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等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推广。

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开展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加强雷电防护技术研究,建立健全雷电防护技术体系;通过制作气象防灾避险电视宣传片、宣传卡片、小册子等方式进行防雷科普宣传,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全民防雷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加强能源、旅游、通信等行业的防雷技术服务。

加强“一县一品”特色气象服务。面向呼伦贝尔市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以马铃薯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做好区域内马铃薯特色气象服务;以大兴安岭林区黑木耳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做好区域内黑木耳、食用菌特色气象服务。

6)提升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规范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内容,制定《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工作流程》、《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工作方案》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手册》;加强沟通协调,制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强化完善服务运行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服务装备建设,提高现场气象服务能力。

4.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水平

加密地面火箭作业网络,换装新型地面火箭发射装置、配备多功能移动指挥作业车。推进火箭作业点“二库一室一平台”标准化建设改造。优化和升级地面高炮作业布局和作业装备。实现标准化弹药储备库,人影弹药安全储运车以及空域申请终端全覆盖。提高增雨防雹作业能力,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保护森林、生态、水资源以及森林草原防扑火、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总结本地增雨防雹指标,提高作业条件识别能力,逐步建立完善不同天气过程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条件的本地化预报指标体系。加强莫拐农场、免渡河农场、牙克石农场和驻地林业局防雹高炮和防扑火火箭的监督管理。

(四)提高气象社会化服务水平

1.利用市场机制,改进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方式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将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明确公共气象服务范围和标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气象服务,扩大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形成开放多元有序的新型气象服务供给体系。

2.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活力

挖掘专业气象服务市场需求,扩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形成活跃的专业气象服务市场;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防雷技术服务等行业协会建设,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在气象服务准入、协调、监管、服务、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强化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志愿者的作用,推进气象服务向乡(镇)、社区、村延伸,扩大服务信息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政府建立信息员管理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气象服务队伍建设管理的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3.完善信息传播绿色通道

建立职责明确的气象信息发布传播机制,完善与各级政府应急办以及电信运营商、广电等部门的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传播的“绿色通道”,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视广播即时插播制度和手机全网发布机制,逐步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分区发送。

(五)强化气象科技创新管理和人才体系建设

1.强化气象科技创新管理

将气象科技创新纳入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气象科技项目纳入市科技发展规划,择优支持气象防灾减灾、精细化天气预报、综合气象观测、气候资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气象、农牧林业、水文、规划等有关部门在气象应用领域的合作,加大气象部门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气象科技的应用效益,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贡献率。

2.强化人才体系建设

1)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和贡献等要素构成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以提高预报预测质量、解决气象业务科研关键技术问题和科技创新能力等为导向开展人才评价。

2)建立专业气象人才队伍。围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需要,建设具备气象探测专业知识、仪器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和维护维修技能的技术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围绕公众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和防灾避险需求,建设一支以气象基础数据处理、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加工发布等专业技术人才为基础,以用户需求分析、服务流程管理、服务效益评估等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为主的专职化公众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围绕在农业、交通、旅游、电力等气象高影响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建设一支具备大气科学专业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背景,懂气象、懂服务、懂经济的复合型专业气象服务人才队伍。

3)加强气象队伍培训教育。构建符合气象行业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施“以工代培”等技术岗位培养模式,把各类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气象干部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参加教育培训。加强预报预测技术总结,鼓励预报预测人才在实践中凝练科学技术问题,积累预报预测经验。发扬气象部门“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气象干部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法制教育,弘扬“勇于吃苦、甘于奉献、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内蒙古气象人精神。

4)加强社会气象队伍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化公共气象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志愿者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等社会化用人的管理。

(六)加强气象文化和台站建设

1.加强气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1)建设先进气象文化,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水平。立足于森工之都文化底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以“准确、及时、创新、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精神,为构建和谐气象、建设美丽、繁荣、幸福牙克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改造、清腾场所,逐步建成功能完备的气象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文明素质为目标的气象文化建设宗旨,组织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职工文化活动,满足气象职工精神需求,制定气象服务、站容站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充分展示气象人鲜明的部门形象。

2)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和谐部门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组织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教育党员干部职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进取心,营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存、单位与外部环境融洽联通的良好氛围,塑造一个政令畅通、人和气顺、运转有序、生机蓬勃的气象部门形象。

2.加强台站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功能适用、规模适度、建设节约、超前发展、体现特色的要求,实施业务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文体设施,加快推进融科普教育、科技示范、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建成基础设施、业务功能布局与现代化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气象台站。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加大对基层的政策、资金、人才等的支持力度,全面改善业务、工作及生活条件。通过新建或适应性改造、维修、装修,使其内外形象、布局和附属配套设施满足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需要。

三、重点工程

(一)气象灾害监测工程

1.气候校准站建设工程

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文明和城市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增强牙克石市气候观测和城镇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弥补因城镇建设等人为因素对现站探测资料代表性造成的影响,在现观测站现址周边选择符合条件地点,建设代表性好、探测环境可长久保持稳定、能保障长期可靠运行的气象观测站。另外,建设完成牙克石市国家一般站新型自动气象站。

2.气象站网建设工程

12个镇办、3大农场现区域气象观测站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含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湿度、气压等6个常规气象要素的6要素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为进一步提高牙克石市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基础保障。在云龙山庄、绰源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含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湿度、气压等6个要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并在旅游景点醒目位建观测数据实况显示屏,提高旅游景区预报准确率和旅游气象服务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牙克石市旅游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购置配备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满足气象防灾减灾、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现场服务和气象技术装备保障需求。建成大气电场仪雷电观测设施,提高雷电观测能力,实现雷电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建成生态观测站,以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规划区典型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建成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GPS/MET)站,实现区域内空中水汽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监测,获取较高时空分辨率的水汽观测资料,弥补常规高空观测资料的不足,用于天气预报,同时为人影增水作业指挥和减灾防灾提供服务。建成农田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加强粮食农业气象观测,满足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

3.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工程

按照“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合作、社会广泛参与”和“加强联合监测、强化预报预警、传播接收广泛、应急处置科学”的思路,推进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气象信息传播接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四个全覆盖”建设;继续提高大喇叭和警收音机的覆盖率,使偏远地区至少有一种方式能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切实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二)高清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建设工程

建成高清电视会商系统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系统、配套设施,改造场地环境,实现四级电视会商互通,支撑多组会商和会议并发进行。核心节点和关键设备实现双备份,提高系统业务运行的稳定性,预留和外部门视频会商接口,为实现和外部门的视频会商打好基础。

(三)标准化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

继续加强镇办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六有标准,完成全市12个镇办、3个农场、3个林业局的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

(四)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工程

采取逐步建设完成的方式,到2020年完成全市人工影响天所有作业点的“二库一室一平台”标准化建设;完成全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作业设施的更新换代;增设人工影响天气作点并完成作业设施配备,进一步加密人工影响天气作点。

(五)“两个体系”建设工程

深化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巩固和扩大标准化农林业气象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果,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气象服务,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着力推进气象为农林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农林业气象试验田和实验室等设施,开展农业气象指标体系试验和农业气象预报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突破物候期预报、灌溉量预报、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等关键技术,研发或引进集特色农林业气象服务、重大农林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影响评估业务为一体的农林业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提升现代农林业气象服务能力。

(六)“一流台站”建设工程

以中央投资为主、市政府匹配为辅,建成融防灾减灾指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综合气象观测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用房,实现牙克石市气象“一流台站”建设。

(七)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工程

坚持政府推动,以气象基础设施和气象服务设施为依托,同时利用地方科技场馆、大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资源,因地制宜,采用改建、扩建、合建、新建等方式,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气象科普场馆()。依托“一流台站”建设,在市气象局建设气象科普展馆或科普活动展区,发展气象科普活动基地。加大政府财政投放力度,以镇办,驻地农业局、林业局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设立气象科普展区;建成2-3个以上标准化校园气象站;建设2-3个气象科普示范社区;建设2-3个气象科普示范乡镇;通过政府领导和财政支持,加强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力量,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加快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2020,实现全市80%村有电子显示屏、100%村有气象预警大喇叭等气象灾害预警设施,通过电子显示屏和气象预警大喇叭,将气象科普传送到基层。

四、进度安排

(一)启动实施阶段(20151月—20152月)

成立市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完成《牙克石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细化全市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具体任务、时间表等,确定重点工程项目。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53月—201712月)

组织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政府对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优先启动核心任务和关键性项目,加快已启动项目的建设进度,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做到保质保量。整合资源,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社会管理、气象文化、人才队伍等软实力建设。

(三)深化完善阶段(20181月—201912月)

组织重点工程项目业务试运行;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社会管理、气象文化、人才队伍等软实力建设;组织开展气象现代化建设中期指标评估及总结。根据中期评估结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建设任务和目标,优化完善气象业务布局、事业结构,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01月—12月)

组织重点工程项目验收,完成对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经济社会效益、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估,形成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针对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完善和提高。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巩固建设成果,研究部署下一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工作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的部门联动机制,协调推进各项重大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

市发改局、财政局要落实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将人工影响天气、探测环境保护、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雷电防御工程等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要把气象现代化建设所需经费及气象信息工作站、大喇叭和多媒体发布系统等气象信息传媒的运行和维持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投入机制,畅通项目合作和资金投入渠道,切实加大对重点项目工程、气象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广泛宣传引导

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宣传,增强公众趋利避害意识,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关注气象科技、应用气象信息、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四)严格督查考核

健全完善科学的气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机制,分类细化工作目标,把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由市应急办、发改局、财政局、气象局配合市考核办定期对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进行督查督导,并适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确保气象现代化建设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