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两块基地”,为落实“八个发展定位”提供理论提升和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发展定位培训教育基地和创业示范基地,结合“十百千”轮训工程,实施大规模干部专业化培训,拓展干部自主选学途径,激发干部学习内动力。提供创业平台,组建了创业指导咨询团队。着力做好特殊就业人群创业服务工作,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就业服务供给均等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过程精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组织一体化、服务主体多元化。
二是推行“两种模式”,为落实“三个着力”提供活力源泉。积极推行“党费帮扶创业+党员创业带富”、“三双五结合”两种模式,着力为全市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在全市党员中开展“党费帮扶创业工程”,统筹协调全市各相关单位从资金、政策等多层面扶持创业。力争到2015年创建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10个以上,党员创业带富示范点100个以上。推广“三双五结合”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在生产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建活动的有效机制。形成了非公企业党建引领下的机制创新,为企业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之真正摆脱了就党建抓党建的旧有模式的束缚,并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推行此工作法,将党建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
三是健全“三种机制”,为落实“三个更加注重”提供制度支撑。建全党员服务、党员激励、党建创新三种机制。通过 “三四五”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发展上来。围绕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力争到2015年全市社区100%达到精品社区创建要求,全市90%的在职党员进入社区,服务社区,使全市网格化管理更加合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党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带动身边群众关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从有利于激励各类党组织、党员和参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入手,把活动类、管理类、资源类等工作量化成数字指标,通过典型宣传、公示公开等方式,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党建实效和创新驱动,通过整合党建资源,发挥各级党组织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出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重点围绕43个党(工)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落实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是开展“四项工作”,为落实“七项重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领导干部和党员“双十一”工程为载体,做好群众路线活动的前期调研和组织实施工作。深入推进“联述联评联考”工作,结合自治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基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工作。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对照先进找差距,拓宽思路谋发展。推行“三阶段”考核模式,进一步完善“两任”评价考核机制。推行半年考、第三季度考、年终考“三阶段考核”模式,达到领导班子发展定位找的准、阶段推进走得稳、整体工作效果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