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党务公开 > 党课(守纪律 讲规矩 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四讲四有”专题党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

党课(守纪律 讲规矩 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四讲四有”专题党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

发布时间:2020-06-06 浏览次数: 136 信息来源:红十字会 [ 字体大小: ]

党课教案

授课日期:2018年2月8日

授课地点:市红十字会办公室169室

授 课 人:杨淑萍

授课对象:机关上班的党员

授课内容:“四讲四有”专题党课

 

“四讲四有”专题党课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大概已经是每位党员都烂熟于心的一句话了。要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我们既要抓住基础,也要把握关键,要边学边做、既学又做。光学不做,可谓空谈;光做不学,好比蛮干。其中提出的“四讲四有”不仅是对新时期合格党员标准的具体描述,也是合格党员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

记得刚开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时候,对于“四讲四有”读的肤浅,对它记忆方式是:讲政治、讲规矩、讲道德、讲奉献;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而经过进一步的学习,我才发现之前的记忆方法割裂了学做、知行,是对“四讲四有”的一种误读。那么对“四讲四有”怎样解读才更准确一些呢?

讲政治、有信念是固根之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先不论合不合格,明确这一点是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素质。讲政治还要有信念,没有信念的讲政治往往会成为喊口号、抢政绩的工具。讲政治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利益而挂在嘴边的完美说词,而要每位党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凡事以党为先、以国为先、以民为先,坚持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

讲规矩、有纪律是驱病良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章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的强制约束,中国共产党即使经历过再激烈的战斗、再艰苦的磨难,在这和平年代也难免会有松懈散漫的时候。这些规章条例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对大部分人起着约束作用,有效的减少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然而不管规章条例多么完善健全,违法违纪的人还是前仆后继,有的党员干部甚至钻着规章法规的空子违法违纪。这样看来仅仅讲规矩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纪律、守纪律。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应该将学习法规条例常态化,常主动给自己打打疫苗,关键时刻管住自己,这样才能抵得住病毒的侵袭。

讲道德、有品行是内在养分。道德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道德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格局,影响着社会的氛围。如今随着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大众对于是非普遍都有明确的认知。然而也不乏这样一类人,他们满口仁义道德,行为却低俗恶劣,对社会产生着不良影响。讲道德还要有品行,共产党员更是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言行一致,重品行、作表率,在工作岗位上、家庭生活中,切实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讲奉献、有作为是自我升华。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仅仅做好自己是不够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们幸福需要每个党员强化自己的奉献意识,将意识转落实到行动,为他人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积极的为百姓谋福利,替百姓解忧难,用爱传递正能量,将心比心,群众也会更加信赖共产党。

这四条讲有,每条好比一个“十”,而四条联合起来好比一个“井”,是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最后形成紧密结合的统一整体。只有真正吃透这其中的精髓,将思想落实到行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只有具备了稳固的根基、优良的环境、充足的养分与自我的向阳,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一片茂密健康的森林,经久不衰的为社会输送清新氧气。

党课教案

授课日期:2018年8月22日

授课地点:市红十字会办公室169室

授 课 人:徐浩

授课对象:机关上班的党员

授课内容: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

 

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

 

党的十九大对党章作了较大的修订,新《党章》修改部分共计107处,其中总纲部分修改58处,条文部分修改49处。同时,条文部分由原来的五十三条增加为五十五条,新增的两个条目内容分别为第十四条“巡视制度”和第三十四条“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是领导一切的”、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全面从严治党和四个意识等10条内容写入新党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也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修改党章,把党在十八大以来治国实践写入党章,有利于促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进一步规范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修改工作为党章注入新活力,为发展树立新坐标,党员干部要践行新党章要求。   

党章的新修正,标志着我们党越来越成熟,标志着党的旗帜写进了崭新的时代内容,标志着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了更坚实的根本依据,标志着党员干部有了更好的正己明镜,反映了全党意志和全国人民意愿,表明我们党的政治担当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对于统一思想、团结一心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团结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深远影响。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党章为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呼伦贝尔市委28项落实意见及牙克石市委相关要求。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做一名符合党章要求的合格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课教案
授课日期:2018年12月7日
授课地点:市红十字会办公室125室
授 课 人:邱俊奎提供
授课对象:机关上班的党员
授课内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个人认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堂党课、一堂政治必修课,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以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给大家讲党课。
今天的党课主要内容是学习解读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重大历史意义。 
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的大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为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伟大文献。
党的十九大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将深远影响世界未来发展。大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各项成果,必将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        
在座的同志能切身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幵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十九大的召开,全体党员、干部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解读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体现在大会通过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党章修正案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重要讲话精神中。
首先,通过初步学习,我感到整个报告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七个新”:一是走进新时代。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等具体问题。二是作出新判断。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三是肩负新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 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是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选择。四是提出新思想。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针对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五是谋定新方略。报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行了阐述,这为全党同志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明确了具体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六是开启新征程。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带领下,昂首阔步走向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七是制定新举措。报告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九个方面对治国理政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新举措和新办法。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具体实施路径。
纵观十九大报告,在总体上主要呈现出10个亮点。这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第一个亮点,是历史新变革。十九大报告是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来谈这五年工作的,其亮点既在于是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性” 谈成就、变革、影响,又在于是从全方位、幵创性来谈历史性成就,从深层次、 根本性来谈历史性变革,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来谈历史性影响。第二个亮点,是矛盾新内涵。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的集中体现,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在历史维度,十九大报告从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谈主要矛盾的新转化。这个转化,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从需要方和供给方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讲的。需要方,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人民需要的外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同时也提升了人民需要的内涵和质量。这就是说需要方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九大报告讲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是从发展的范围、领域来讲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层级和质量来讲的。第三个亮点,是历史新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三个意味着”来阐述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根据;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内涵、标识进行了阐释: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幵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第四个亮点,是历史新使命。十九大报告对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明确界定,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推进“四个伟大”。这里的亮点,主要在于提出了推进“四个伟大”重大论断: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这“四个伟大”意义非凡,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第五个亮点,是时代新课题。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作出了阐释,这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亮就亮在,是站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且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来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六个亮点,是成果新概括。十九大报告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加以概括提炼,称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分别阐释其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第七个亮点,是理论新飞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既然十九大报告讲了历史新变革、矛盾新转化、历史新方位、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时代新思想、实践新方略,那么,在逻辑上自然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第八个亮点,是实践新方略。这主要包括:一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作出了新安排,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新谋划;二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说,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比原来的设计、规划提前了1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领域的具体工作,作出了新部署。第九个亮点,是党建新境界。十九大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强国、强军必须强党。十九大报告是在“四个伟大”的框架中,强调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因为今天我们进行的伟大斗争是非常严峻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推进的伟大事业是非常宏伟的,实现的伟大梦想是非常艰巨的,所以,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使大党成为强党。这就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第十个亮点,是表述新界定。十九大报告对以往一些重要提法和表述第一次给予明确界定。比如,关于精神状态、奋斗姿态,十九大报告讲的是“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又如,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对新时代的内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界定,第一次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给予了明确界定,即对斗争的原因、斗争的内涵、斗争的方式、斗争的目的给予阐释等。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那样,在新时代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必须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今天,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更加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中央领导集体。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以上是对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的一个分析。
总而言之,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关键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把握:一要深刻学习领会大会的主题,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二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更加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三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精辟概括;四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旗帜和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火炬;五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下更大力气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各族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六要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把蓝图化为现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七要深刻学习领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新部署,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八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章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