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政务公开 > 红旗街道2018年年鉴材料

红旗街道2018年年鉴材料

发布时间:2018-04-09 浏览次数: 85 信息来源:红旗办 [ 字体大小: ]

一、领导名录

柴德海,男,汉族,1997年08月入党,现任红旗街道党工委书记,正科级干部;

李亚明,男,蒙古族,2002年10月入党,现任红旗街道办事处主任,正科级干部;

陈刚,男,蒙古族,2000年07月入党,现任红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副科级干部;

周艳鹏,女,汉族,2005年07月入党,现任红旗街道纪工委书记,副科级干部;

李春梅,女,汉族,2001年06月入党,现任红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副科级干部,2017年7月任职;

二、基础条目

(一)“1341”社区管理模式深入实施

为强化社区党建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红旗街道深入实施“1341”社区管理模式(“1”即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在社区党委的坚持领导下,与辖区各级单位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等形式,推动社区党建逐步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3”即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党建指导员三支队伍,社区党委书记要充分认识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好党委书记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好党委书记对社区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扶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相关工作,专职副书记在协助党委书记的职责下,处理好日常事务,在工作实践中,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书记汇报,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党建指导员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建指导员队伍的建立充实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力量,一要抓好发挥宣传员作用,二要抓好指导员作用。狠抓三支队伍的建设,是党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4”即实行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物业公司四方联动机制,搭建沟通合作平台,作为各种矛盾冲突的润滑剂,为维护各方权益提供合法、合理的途径,充分发挥城市管理职能,实现小区管理长效化、正确引导各小区的发展方向。最后一个“1”即打造一个四心服务型社区),大力推行“五步议事工作法”,全力打造“四心”服务型社区,使社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二)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

为保障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缩短安置周期,红旗街道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利益为重,深入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积极配合各部门完成棚改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改善民生、遵纪守法、支持棚改”的氛围,帮助解决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

为加速推进牙克石地毯厂区域520户的棚改拆迁工作,特成立拆迁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影响棚改推进的矛盾和问题,抽调工作人员入驻拆迁现场全力配合拆迁。因返迁楼源尚未到位,目前完成120户现金补偿户的合同签订,其余拆迁户待房源到位后将按照程序规范拆迁。

(三)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深入

扎实做好改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成立组织,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二)宣传到位,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做好业主的思想工作。

围绕居民反映的老旧小区屋顶漏雨、卫生脏乱差、排污管网老化等突出问题,积极协调住建等相关部门,力促红旗小区、根森小区、联合厂家属楼总计19栋老旧楼房完成屋顶更换;结合春季卫生大会战,清运老旧无物业小区各类垃圾170余车、1920余立方米,极大改善了老旧小区卫生状况;为红旗小区、联合厂家属老楼清掏污水井100余眼,抽排污水100余车,有效保障了无物业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四)信访维稳持续加强

一是加强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全年共进行矛盾纠纷排查12次,排查出矛盾纠纷66起,指导辖区各调委会成功调解纠纷24起,制定了街道干部值班、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值班期间镇干部必须到位,不能无故请假,电话必须24小时畅通,做到上访接待,对于接上访中需要及时解决的矛盾领导干部必须亲自接待并解决。

二是完善信访预警体制。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增加信访隐患信息点,延伸信访排查触角,完善信访预警体制。全年共计派出10余人次前往北京、呼和等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劝返工作。

三是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各社区均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

四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要求每天向街道综治办报告情况。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并及时掌握信访动态,一旦发现上访苗头,要及时赶赴现场,做好劝阻工作,并及时上报街道主要领导。

(五)民生事业继续夯实

一是倡导计生优质服务。围绕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活动建设,调整完善全面二孩政策等中心任务宣传,弘扬婚育新风,传播先进健康文化,建成文化大院1个、健康图书室2个、国策墙1个、宣传栏6个。街道全年出生人口 201人,落实独生子女家庭奖扶政策428人,发放独生子女费5.5万元,发放特殊家庭补贴39.93万元。

二是完善民政救济工作。继续完善民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增城镇低保 57户 89人,取消71户140人,动态调整 44户45 人,现有低保对象570 户 948人;城乡医疗救助服务进一步优化,为18户贫困家庭办理了大病救助,为2户困难家庭办理了临时救助;落实高龄津贴发放及老年证办理工作,为625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津贴70.87万元,办理老年证600余本;加大对贫困重残及其他人员救助关怀,发放困难残疾人补贴21.52万元,发放重度护理补贴15.62万元。规范申报廉租房,为18名廉租住房人员和13名公租住房人员办理了续租合同,出售公租房5户,廉租房2户。

三是加强劳动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巩固和深化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成果,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及社区共建单位需求岗位。2017年,申报“零就业家庭”6户,精准扶贫130人,办理求职登记121人,发布用工信息110条,职介成功82人,为6人办理小额贷款共计30万元,为7630人办理医保,征收医保金160.2万元,为461人办理就业困难补贴113.4万元。

(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学习教育中,“以考促学”,引导广大党员自我加压,注重学习效果,提升思想高度,真学真信,着力解决了“信念动摇”的问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把突出问题导向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树立先锋标杆和强化责任意识,强化行动力度,常学常做,着力解决了“不像党员”的问题。创新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开展“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活动,助推党员作用发挥,助力社区工作不断前进,拓宽实践广度,实学实用,着力解决了“学用脱节”的问题。

二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完成好基层党建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收缴基数重新核算、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做好非公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巩固提升,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在海诺公司党支部建立了党建活动中心;二是发挥好活动的引领作用。举办庆“七一”党的理论知识竞赛、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坚定信念,促进学习教育深入开展。236名在职党员认领社区工作服务岗位,送图书500余册、义务劳动5次、讲党课2次、为困难群众捐款16790元。三是筹措资金3万元,建立红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及红新社区多功能活动室,打造党组织和群团等各类组织共享的开放式、集约化的综合性党建服务平台。四是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七)继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有效抓手,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营造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

一是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充分发挥党工委主体责任,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教育监督,督促班子成员廉洁从政、落实“一岗双责”,班子成员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分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纪工委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落实监督责任。二是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决策议事制度,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工作,带头落实机关规定,主动接受监督。2017年我街道纪工委共明察暗访19次,检查公车使用情况24次,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处理上级交办案件1件。三是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政档案报告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统一对领导干部以及退休人员出入境证照管理。

  1. 大事记

    (一)在职党员进社区 服务群众争先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我街道各党委、总支、支部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分别在辖区开展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在职党员进社会活动,使广大在职党员,人人都能找到活动载体,人人都有活动舞台,人人都能在活动中有作为、有作用、有业绩。

     

    2017年6月29日下午,我街道各社区分别在各自的党员活动室内,举行“在职党员捐款”活动,分别设置了捐款台和监督台。此次活动为社区举办,全体在职党员共同参与。社区将辖区内贫困党员进行筛选,每个社区筛选出5名需要帮扶的党员,并由困难党员本人讲述自身目前存在的困境,对目前自己生活的现状进行描述,全体在职党员在倾听完党员的自我描述或看完困难党员的宣传影片后,采取自发自愿的原则,对困难党员捐款帮扶。现场有个叫田媛媛的年轻妈妈,丈夫刘鹏飞,女儿刘宇涵今年四岁,婆婆得了乳腺癌在外地治病,丈夫和公公都去外地陪护,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又要照顾孩子又要赚钱养家,由于经济困难孩子一直没有上幼儿园,当介绍完她的家庭困难后,红旗社区党委班子成员、优佳宝贝幼儿园园长卢娜,现场答应免费接收她的女儿刘宇涵到幼儿园学习,掀起了捐助现场的高潮。

     

     

    社区现场将在职党员捐出的款项进行清点核算,并由纪检监督部门全程监督,把核算好的捐款金额平均分发到5名困难党员手中。

     

    我街道通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让党员与居民近距离沟通,了解社区居民需要什么,能帮助他们什么,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通过建立紧密联系,使党员之间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在活动中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市领导“七一”慰问我街道困难党员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为更好的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困难党员的身边,2017年6月3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刘志同志来到我街道,慰问我街道困难党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成同志陪同,一同送去了党和政府的问候与关怀,我街道党工委书记柴德海、办事处主任李亚明、党工委副书记陈刚、红旗社区党委书记张永兰、副书记周翠兰陪同一行到困难党员的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刘书记在慰问中亲切询问困难党员的家庭情况后,为困难党员送上了慰问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刘永喜,男,65岁,1992年7月加入党组织,现居住在欧亚小区,本人工资收入低,并患有严重心脏病,做过2次心脏搭桥手术,女儿精神残疾一级,妻子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生活十分困难、窘迫。家访中,市领导亲切慰问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现状,同时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并感谢他们为我街道发展所做的贡献。市领导叮嘱随行的社区书记,要积极主动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好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一句句问候、一声声叮咛,把党的温暖和节日的问候送到了党员的心坎上,通过走访慰问活动,不仅联络了党员与组织的感情,同时加深了了解,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强烈归属感。

(三)结对认亲 困难帮扶

2006年鲁晋的父亲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为了能让自己的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鲁晋一直在河北打工,2012年8月,34岁的鲁晋不幸从高空坠落,导致高位截瘫,在住院的427天里,几十万元的住院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由于鲁晋生活不能自理,必须有人对其照顾,出于母亲对孩子的疼爱,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现在每天却要不停歇的照顾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全家人的收入来源全靠父亲买断后仅有的一点退休工资维持生活,曾经为人憨厚,干净利落,帅气耿直的年轻小伙,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鲁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2016年鲁晋一家从乌奴耳搬进了牙克石,红旗办事处得知鲁晋的情况后,把鲁晋一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中,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平台,牙克石电视台与红旗社区对接,对其进行重点帮扶,街道、电视台领导多次到鲁晋家中,为他送去生活用品,当得知他的愿望是开一家微店时,街道、电视台共同研究决定,找来专业老师对其进行业务培训,2017年7月份,在办事处、电视台的共同努力下,为鲁晋打造了云集微店,帮助他创业,目前已经初显效果,给他的生活点燃了希望。2017年10月份,牙克石市电视台对鲁晋的事迹进行了报道,通过鲁晋成功的案例告诉各界人士,面对困难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信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