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党务公开 > 第十九期中心组学习笔记

第十九期中心组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0-07-02 浏览次数: 20 信息来源:绰河源镇 [ 字体大小: ]

第十九期中心组学习笔记

时间:2019年12月25 日     学习地点:三楼小会议室

宣讲人:张晔

学习内容: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三、脱贫攻坚专题学习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

 

一、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相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俞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单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要以立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适应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制定统一的外资基础性法律。对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相关立法授权工作要及早作出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安全、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项目要统筹考虑,立改废释并举。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三、脱贫攻坚

认真整改问题。这次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发现了不少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把脱贫攻坚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责任落实不到位,思想认识有差距,落实不力。二是贯彻精准方略有偏差,或发钱发物“一发了之”,或统一入股分红“一股了之”,或低保兜底“一兜了之”,没有把精力用在绣花功夫上。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像花钱刷白墙,又不能吃不能穿,搞这些无用功,浪费国家的钱!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排查梳理问题,各类问题要确保整改到位,为明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第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第三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