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党务公开 > 牙克石市多点发力争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牙克石市多点发力争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发布时间:2018-11-13 浏览次数: 98 信息来源:统一战线工作部 [ 字体大小: ]

一是抓基础、立长远,夯实创建工作根基。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制定并印发了《牙克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2018年全市九项重点工作之一。2018年2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推进会暨全市第十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掀起全民参与、全力创建的热潮。并每年定期对全市副科级以上及新任职干部进行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培训,统一印发了《民族团结教育材料汇编》作为各族干部职工学习资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了党校教育规划,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民族理论水平。二是抓氛围、重实效,聚合创建工作力量。以每年9月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找准着力点,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每年的民族团结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四大班子领导身披绶带,与群众近距离交流,开展宣传。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守望相助亮丽北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民族团结进步专场演出,展示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奏响民族团结和谐乐章。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条幅、大屏幕宣传、微信新媒体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三是抓示范、强引领,突显创建工作活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工作深入开展。在机关广泛开展学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等系列民族团结知识的学习活动。在市文化馆开展了民族文化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蒙古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汉族等民族团结文化之星18名。在社区建立了社区民族之家,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邻里和谐,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学校着力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开展了“增进民族团结 守望相助 旗帜鲜明跟党走”、“大手拉小手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签名和讲民族团结故事等活动,评选出民族团结进步好孩子9名。在乡镇打造电商产业,夯实各民族全面奔小康的基础,着力促进乡村和谐、美丽发展。在企业建立少数民族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常年面对各民族群众免费开展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在宗教活动场所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号召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积极投身全市社会发展建设中。四是抓长效、建机制,夯实创建工作成果。制定出台了《牙克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之中,纳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基础课程,纳入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并已将城镇1,077人、农业7人的少数民族分别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享受大病医疗救助、保障性住房、殡葬费减免、大学生教育补贴等优惠政策;完善少数民族干部信息库,11个民族的1100余条少数民族干部信息录入了信息库;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对民族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监督调研,有力助推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五是抓融合、增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2012年至2018年,共争取到上级少数民族发展金项目44个,资金1412万元。进一步夯实了各民族携手共同奔小康的基础,确保各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掉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