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政务公开 > 在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12-02 浏览次数: 20 信息来源:库都尔镇 [ 字体大小: ]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全国工会资产工作,交流各地工会资产监督管理经验,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资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上午,李玉赋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加强和改进工会资产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和河北、上海、山东、重庆、陕西、广州等七个交流发言,讲的都很好。
    一、全国工会资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工会十六大以来,工会资产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会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会资产阵地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会企事业服务职工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会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定位。各级工会高度重视工会资产工作,牢牢把握工会资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做好工会资产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在监督管理工作方向上,把工会资产工作纳入党和国家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中把握和安排,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发展方向,强化和提升工会资产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效能;在监督管理工作范围上,推动工会资产实行全面统一监督管理,实现监督管理范围、监督管理流程、监督管理单位的全覆盖,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完整,真正管住管严管好工会资产;在监督管理工作体系上,严格按照工会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双重领导要求,健全完善工会系统资产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对下级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指导与服务;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上,在加强工会行政性资产监督管理的同时,着重聚焦发展工会企事业三大服务领域,突出工会特色,做强主责主业。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更加明确。工会资产工作重在监督管理而非经营,要对工会行政性资产和企事业资产实行全面统一监督管理,推动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既要监督管理好本级工会资产,履行好出资人职责,发挥本级企事业引领示范作用;又要管好辖区内工会资产工作,加强对下级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做好资产产权管理等工作,推进辖区内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近年来,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率先强化了监督管理职能,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在深化改革中管住管严管好工会资产。把加强和改进工会资产工作纳入全总改革试点方案,改革完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职能归口,初步实现了工会资产全面统一监督管理。全总明确工会行政性资产与企事业资产由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并将本级所属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全部纳入工会资产监督管理范围,实现了监督管理范围和监督管理单位的全覆盖。健全组织体系,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抓住工会改革契机,推进各省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强化管理职责。目前,省级总工会成立独立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17家,由财务资产管理部负责资产监督管理的有12家。加强制度建设,资产监督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按制度进行规范监督管理。2016年以来,全总出台了《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等11项基本工作制度,省级工会制定了相关配套制度,与原有的工会资产管理制度一起,初步形成新时代工会资产工作制度体系。
    (三)突出主责主业,聚焦发展工会企事业三大服务领域。近年来,工会企事业聚焦发展职工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事业、职工疗休养服务事业、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事业三大服务领域,集中配置资源,加强规范管理。源头参与工作成效明显。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推动把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保障范畴。中办、国办60号文下发后,通过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协调,阐明工会资产和工人疗休养院的特殊属性,确保工会所属的工人疗休养院继续发挥服务劳模和职工的重要作用。工人文化宫、疗休养院清理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回归公益、聚焦主业、自主经营、依法监管”的要求,扎实推进清理整改工作,着力解决部分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公益性服务性弱化的问题。全总书记处会议专题听取了清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指出这项工作十分必要、进展很快、工作扎实、效果很好。规范管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思路更加明确。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专题调研,召开加强和改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管理工作座谈会,初步形成了规范管理的思路,为研究制定关于规范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管理的意见,推动各级工会和职工互助保障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工会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制定《关于工会系统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进工会系统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职工之家等全总本级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有序推进。
    (四)强化示范引领,突出抓好本级企事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工会认真落实工会资产分级监督管理的原则,始终把本级企事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全总按照稳中求进、深化改革、抓好落实的要求,努力做优做强全总本级企事业,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改革完善本级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体制。将原由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直接经管的中国职工服务中心、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原由全总机关服务中心经管的全总北戴河疗养院和青岛疗养院,原由中国职工之家代管的全总国际交流中心、全总劳动模范疗休养中心、全总劳动模范技能交流基地,剥离出来,成为全总直属的独立运营的实体。从管理体制上实现会事分开、会企分开、管办分离,管理部门强化了监督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各企事业单位真正实现了聚焦主业、自主经营,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对本级企事业实行分类监督管理。根据企事业和社团单位的不同性质,对所属单位资产分三类进行管理。一类是由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对其单位直接监督管理,行使出资人职责;一类是由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对其单位资产实行监督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一类是由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对其单位资产进行基础管理和监督。通过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做实了本级企事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企事业职责定位与发展方向。在深入分析形势要求和各家实际的基础上,逐一明确全总本级各企事业单位的职责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围绕主责主业,突出工会特色,强化工会元素,做强“工字号”品牌。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积极发挥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作用,强化对全总本级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不断健全完善考核体系,注重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协调服务。全总本级企事业单位五年来全部完成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资产规模、收入和利润(结余)的稳步增长,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整改提升。认真落实巡视、审计整改工作任务,结合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层层压实整改责任,出台全总《本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堵住工会资产管理使用上的漏洞黑洞,提升工会资产工作规范化水平。成立解决全总本级基建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小组,推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加强本级资产监督管理领域的党建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本级企事业资产监督管理全过程。按照全总党组决定,成立资产监督管理部党总支,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资产监督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统一起来,统筹推进直接监督管理单位的党建工作,更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为促进全总本级企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工会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总党组、书记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工会资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会资产回归公益取得重大突破。工会资产的公益性服务性更加突出,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工人文化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人疗休养院主业进一步突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形成品牌,职工获得感显著增强。五年来,全国工人文化宫、工人体育场馆共有22182.86万人次参加活动;工人疗休养院接待劳模和职工1835.36万人次;工会院校、职工学校和职工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各类培训1445.29万人次;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共有入会职工8600.69万人次。
     ——工会资产阵地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加强工会资产阵地建设,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服务阵地,改善服务职工环境,工会资产阵地硬件落后、设施陈旧、覆盖面不足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工会资产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7年底,全国县以上工会资产总额2356亿元,较2012年增长122.47%。其中,县以上工会行政性资产总额1837亿元,较2012年增长133.31%。县以上工会企事业单位共有2715家,较2012年增加411家;资产总额519.18亿元,较2012年增长90.49%。
     ——管住管严管好工会资产取得重大进展。不断健全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监督管理职责范围进一步明确,全覆盖监督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取得实效。工会行政性资产和企事业资产监督管理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制度笼子进一步织牢织密,依法监管工会资产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为工会资产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工会企事业经营管理取得显著成绩。通过明确方向,加强监督管理,工会企事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会资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会资产监督管理职责需要进一步落实,工会企事业主责主业需要进一步聚焦,经营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任务
    (一)坚持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的正确方向。要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必须坚守服务职工的主责主业。工会属性是工会资产的根本属性。工会办企事业,不是为了营利、搞创收,而是为工会服务职工接长手臂、延伸触角。工会资产工作必须坚守服务职工的主责主业,聚焦发展直接服务职工的职工文化体育教育、职工疗休养、职工互助保障三大领域,真正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深刻把握非营利性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工会组织举办企事业并不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工会企事业获得的经营收益主要用于为职工提供优惠服务项目,开展工会阵地运营维护和发展建设,不存在利润分配机制。另一方面,非营利性并不等于不要经营管理,不等于免费服务,更不等于亏损经营。要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先进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有效的供给,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职工和社会的认可。必须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工会企事业必须以职工群众为服务对象,构建符合职工需求的运行模式,提供丰富而有效的精神文化、疗养健康、互助保障等服务,努力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娘家人”。
    (二)规范管理工会行政性资产。工会行政性资产管理要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划、规范配置、有效利用、厉行节约的原则,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推进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在全总对工会行政性资产与企事业资产进行统一归口管理的基础上,各省级工会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推动所辖工会对工会行政性资产和企事业资产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真正实现监督管理单位、监督管理范围全覆盖。明确和坚持正确的监督管理方向。工会行政性资产以维护资产完全完整、保证履行职能需要为主要目标,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要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规定,严格工会行政性资产的使用管理,使之符合工会行政性资产功能定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工会行政性资产的使用功能,不得擅自出租出借给其他单位使用。工会行政性资产总量已经满足自身使用需求,仍有余量的,应当主要用于工会系统内的跨层级调剂使用,或转为公益服务场所。按照全面监督管理原则加强资产基础管理。工会行政性资产要实现规划、权属、配置、使用、维修、处置的全面监督管理,并做好资产清查、资产评估、资产统计等基础工作。要高度重视工会行政性资产的产权登记工作,列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专项督导推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根据《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工会行政性资产的重大事项要按照规定逐级报批;省级总工会的重大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事项,需要报全总审批。要切实增强规范意识,依法履行审批手续,确保工会行政性资产的配置和使用符合总体规划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严格禁止未经批准擅自配置、使用、处置工会行政性资产的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工会企事业资产管理。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规范整改上来,继续巩固工作成效,解决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清理之后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工互助保障领域的制度,规范管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真正实现三大领域的资产阵地回归公益、聚焦主业、自主经营、依法监管。积极推动工人文化宫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抓住工会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实施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向党委汇报工作、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小组等机制和平台,搞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把工人文化宫的发展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实现立法上推进、政策上支持、业务上指导、经费上保障、项目上承接,从源头上解决制约工人文化宫发展的瓶颈问题,把工人文化宫办成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大力推进工人疗休养院改革发展。要按照《关于推进工人疗休养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突出抓好劳模疗休养基地、职工医疗康复定点机构、职工健康管理中心等重点业务领域工作,增加疗养功能、突出工会特色,为职工提供有效的健康服务。要积极探索工人疗休养院内部机制改革,以改革为契机,激发内在动力。要创新发展,从单纯的为劳模和职工提供医疗、接待服务,转变为提供系统、个性化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案,真正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要进一步明确职工旅行社的定位,实现从职工旅游向职工旅行的转变,有组织地落实职工休息休假权益。要强化工会酒店、宾馆的工会属性,在名称、标识、主业、功能上突出工会特色和工会元素,真正发挥服务工会工作的阵地作用。要做好国际海员俱乐部对国内外海员的“友好、服务、宣传”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清理工作还没有按时限完成的,要按照全总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压紧压实责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完成清理工作任务。规范管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为加强规范管理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全总正在研究制订有关指导意见,拟对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原则和管理模式提出具体要求。基本考虑:一是要深入把握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公益性、互助性、专业性的本质特征。尊重互助保障活动规律,弘扬互助互济精神,引导职工主动参与、自己缴费,真正把职工变成活动的主体,确保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强规范管理,完善治理体系。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作为全国互助保障活动的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好统一监督管理职责,省市级工会承担起主办和主管职责,区县级工会要强化执行,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要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全总资产监督管理部是全国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主管部门,地方工会要明确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监督管理部门、落实监督管理职责,防控风险,切实加强管理;要强化资金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建立预决算制度和大额资金决策制度,加强风险管控能力;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推进建立全国工会职工互助保障行业管理服务组织。
工会企业必须体现工会特色、融入工会元素。下一步全总将研究出台工会企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工会企业的职能定位和管理规范。
要顺应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建好用好管好工会资产阵地。科学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工会资产阵地的建设规模、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推动工会资产阵地向三大服务领域集中配置资源,真正聚焦主业发展,严禁搭车建设楼堂馆所。继续坚持鼓励恢复重建、倡导维修改建、规范控制新建的工作方针,优先盘活存量资产,突出建好用好现有工会资产阵地,推动其恢复并完善主业功能。积极推进工会资产服务阵地统一标识工作,按照全总关于统一标识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与组织领导,树立工会资产服务阵地统一的品牌形象,向职工群众展现工会资产服务阵地公益性服务性形象。
    (四)加快构建统一科学有效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做好工会资产工作,必须落实工会资产统一监督管理要求,构建上下对应、权责明确、全面覆盖、运转协调的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体系。要抓住工会改革契机,进一步落实工会资产监督管理的机构、职责、人员,解决监督管理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坚持有制度按制度办,没有制度先制定制度再办,增强制度执行力。要坚持和完善工会资产工作述职制度、重大资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对下一级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按照“统一所有、分级监管、单位使用”的管理体制,监督管理好本级工会资产,坚持分类监督管理,明确发展定位,强化业绩考核,充分发挥本级工会企事业示范引领作用。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关于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协同监督,充分发挥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在推进工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工会资产工作干部队伍培训纳入工会干部培训计划,选好配强工会企事业领导班子,加强工会资产工作干部队伍的管理、使用和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工会资产工作干部队伍,为做好新时代工会资产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