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会有哪些危害?听力障碍首先对人的工作、生活交往带来困难:
(1)领导、同事的谈话听不清楚,怕别人有误会,或影响工作,总是忧心忡忡。(2)家人与你说话,常常“不理不睬”,答非所问,影响家中的和谐气氛。(3)打电话、看电视常听不清楚,把音量开的较大,吵闹家人与邻居。(4)老人听不到,声音信息输入到大脑的内容减少,大脑分辨声音信息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听力的障碍,表现为讲话语速加快,大脑对声音信息来不及分辨、处理,常听到声音,不理解意思。这样老人更不愿与人交流,听得就更少,常造成老人孤独、情绪低落或脾气暴躁,生活质量下降,有的还易患老年性痴呆。(5)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儿童只要有轻中度的听力损失就会影响其语言的发育与智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像关心、保护眼睛一样来关心、保护我们的耳朵。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耳鸣耳聋的发生
(1)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类抗生素:庆大、新霉素,利尿剂、部分降压药;
(2)讲究卫生,戒除挖耳。耳道孔小洞深,鼓膜很薄,若用坚硬物,如铁、木、骨等挖耳,常易因碰撞而致耳道外伤,甚至鼓膜外伤,引发耳鸣甚至耳聋。因此需戒除挖耳习惯。
(3)避免噪声污染:噪音是导致耳鸣,听力下降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一定要注意噪音对耳部的伤害。如果不得不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就要做好防护,如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
(4)劳逸结合,怡情养性:长期劳累或者压力过大,精神紧张都会引起耳鸣,所以要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忌暴怒狂喜,保持心情舒畅。
(5)改变不良习惯:一些不良习惯或者不当饮食也会引起耳鸣耳聋。比如说,长期熬夜、失眠会导致耳鸣;咖啡因和酒精常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能够使血氧下降,会因为缺氧对毛细胞引起损害。平常应注意少吃肥腻、甜食,以防积滞成痰,加重病情。肾虚耳鸣者,尤要减少温燥饮食的摄取量。
(6)晚上睡前热水洗脚可以减轻耳鸣;
(7)平常饮食上注意:a.应限制脂肪的摄入;b.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c.多食含锌食物,常见含锌量较多的食品有虾皮、紫菜、黑芝麻、黑木耳等;d.多饮牛奶;e.常吃豆制品。
(8)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旦想到耳鸣,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听音乐、读书、看报等等,分散对耳鸣的注意力,使耳鸣很快成为不重要、不烦人的事情。
养护必知护耳常识
1、不要总是掏耳朵。大多数人会认为耳垢是耳朵的负担,但其实它能保护内耳不受外界侵害。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它们利用双耳道来排除多余的耳垢。用棉签自发的掏和戳反会起到相反作用,而且还会将耳垢推向内耳。来自美国的耳鼻喉专家Jeffrey H. Spiegel博士还建议不要去做耳烛。这些实际都毫无意义,耳垢太厚不容易被吸出,而且所谓耳烛的真空吸力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双耳有些堵塞了,还是去找耳鼻喉专家去做清理比较好。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
2、环境和紫外线侵害。尽管可以自我分泌保护类的油脂,但外耳廓却会常常会因暴露于外界环境而受侵害,其中就包括紫外线及冬季凛冽的天气。耳朵很容易被冻伤,因此经常性的保湿非常关键。夏季外耳廓最容易被忽视也最易受害,太阳的直射甚至可以导致皮肤癌的产生。所以涂抹防晒霜的时候也别忘了耳朵部位,每天涂抹至少SPF15 的防晒霜(含二氧化钛及氧化锌成分)来保护这些敏感区域。另外,记住在早晨的护肤步骤中可别落下你的双耳。
3、耳环金属过敏反应及耳朵撕裂。金属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是否会引发身体敏感反应,这也是为什么有些MM扎了耳洞后会过敏的原因。金子以及不锈钢在化学里属于惰性金属,所以戴这些饰品不会过敏。金子纯度越高,皮肤发生敏感反应的几率越小。Spiegel博士告诉我们:“金这种惰性金属就算直接植入皮肤层也绝不会产生问题。”然而类似于镍的金属却常会让耳朵过敏,引起炎症和结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姑娘戴合金材质的耳环就会过敏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洞会松弛而且可能撕裂。“我曾见过一些人不小心用耳环撕裂了耳垂。”要避免这些撕裂,记得每晚睡前摘下那些沉重的耳饰。
4、耳机噪音。耳机似乎是细菌滋生的沃土,不过其实危害性最大的是那些噪音。Spiegel博士强调,头戴式耳机能够导致严重听力丧失问题。太大声的音乐能够导致永久的耳鼓膜损伤,所以降低声音分贝更安全一些,而且别总用那些入耳式耳机来取代听力设备。
5、耳毛。耳周毛发的清理尤其麻烦。耳毛在男士身上尤其常见,不过就算是少许的络腮胡也确实是不怎么美观。你可以用耳毛清洁器或者鼻毛修剪刀来去除恼人的络腮胡,不过Spiegel告诫大家这样可能会产生潜在风险。耳毛去除可能会引起耳朵永久性损伤,所以在去除时候保持工具清洁无菌并且谨慎使用最好。
6、粉刺。耳朵上也会长粉刺?当然!没什么比长了个看不到也挠不到的疙瘩更烦心的事了。因为耳朵可以自我分泌保护性油脂,因此这些区域也常会发生毛孔堵塞。尽管耳朵上的粉刺小疙瘩一段时间可能会自行消褪,但耳垂上或者耳道里突起的小泡泡也有可能会是个囊肿,所以还是去找专业医生清除比较好,可别试图自己挤破它们。
8、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9、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10、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11、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12、老年性耳聋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的表现,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关。所以,老年人应定期检测听力。
摘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