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政务公开 > 守初心担使命牙克石市司法局“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用爱心传递法律温度

守初心担使命牙克石市司法局“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用爱心传递法律温度

发布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 185 信息来源:司法局 [ 字体大小: ]

守初心担使命牙克石市司法局“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用爱心传递法律温度

   近年来,牙克石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党建引领、文明实践和法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新模式,利用丰富的法律资源优势,将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相融相促,开展各种法律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法治正能量,让“法治种子”在社会各界萌芽生根。

   一、深化普法宣传让法治文明蔚然成风

    以“法律六进”为抓手和载体,重点宣传普及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普法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牙克石市司法局“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近百场。同时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为持续加强我市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培育法治文化,在我市喜桂图公园法治科普区增添新元素,分别为宪法树、法治科普墙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景观椅,以群众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的方式把法治理念表现出来,使群众能够在休闲娱乐中感知法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内化于心,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

   二、深化法律服务让法治文明为民解忧

   组织“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企业等活动,为群众开展“法律义诊”,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法律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同时充分发挥律师专业能力,积极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同4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为期3年的法律顾问合同,覆盖全市14个村及47个社区,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解答法律咨询等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志愿者到企业、学校、街道开展各类法律服务40余次,解答群众咨询500人次。深化人民调解服务,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推进多元化法治服务,全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性平台,聚合人民调解、非诉调解、律师调解、公证、法治化营商环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窗口,构建“多元化调解,一站式服务”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体系;健全调解组织网格,整合网格员、调解员、律师、片区民警与审判法官等专业力量,在警源、访源、诉源、矛源上形成以“4+N”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四源治理”新模式;打造村居-镇办-市级调解机构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方式,将涉府案件纳入调解范围,完善《诉调对接工作制度》和《访调对接工作制度》,实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充分提升诉前纠纷化解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涉府案件的实质性化解,有力推进了地方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积极组织调解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95件,涉案金额1758.52万元。

   三、深化志愿服务让法治文明再添新声

   牙克石市司法局“法治”阳光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发掘现有资源,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渠道、新模式。依托“北疆新时代”app,开展了“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学法守法 健康成长”“爱在林都环境卫生整治”“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援惠民生 春暖农民工”“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送法进乡村 普法零距离”“共筑中国梦 同绘华夏春”等特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1000小时。通过不断创新公益活动方式,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其更好地服务社会,让文明城市更温暖。

   四、深化品牌建设让法治文明深入人心

   在全市首创“牙克石非诉纠纷调处中心”普法品牌,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拍摄当前法治宣传重点,增强群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让法律宣传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目前已推出31期法治系列微视频,内容涵盖人民调解、校园安全、社区矫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宣传形式“生动鲜活”,宣传内容“入耳入脑”,增强了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三统一。

   下一步,牙克石市司法局将持续搭建良好的法治宣传平台,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作为,积极做好法律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