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牙克石市暖泉村阳光温室里,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人正簇拥在一起,围着马铃薯脱毒苗忙的不亦乐乎,汗珠在额头上流淌,趟出了道道痕迹。身后站满的是若干村干部和农民群众,都伸长了脖子,关注地紧盯着忙碌身影的一举一动。
在市里下派的人才顾问团队齐力攻克下,又一批马铃薯种苗成功脱毒。
“多亏了市委下派的人才专家,让我们的土豆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这下,解决了我们的‘老大难’,销量自然就不愁了。”牧原镇暖泉村第一书记涂尚岭望着一株株绿油油的马铃薯种苗,激动的对身旁的乡亲们说道。
近年来,内蒙古牙克石市紧盯“人才强市”目标,依托重点项目、特色产业、精品服务等载体,发挥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优势,动员农牧、卫健、教科等领域专业人才积极投身基层,化身产业发展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组团式”用人才“留量”贡献发展“增量”,推动300余名人才常年活跃在产业发展一线,发挥了抓人才促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
据介绍,在“党建+人才”“红利”加持下,牙克石市不断探索马铃薯种薯产品繁育,推动科技转化成果丰硕,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专利权转移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专利权转移外观专利1项,通过薯业研发带动五百余名百姓就业。
此外,牙克石市还积极发挥特色种植产业优势,采取“企业+科研机构+人才”模式,建成马铃薯科研产业园区1个,先后与国内外12家科研教学单位的20余名专家教授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土专家”“田秀才”培养力度,推出人才提质增效“套餐”服务,通过有针对性安排田间交流、赴外访学、专家培训等形式,培育实用骨干人才和专业研发团队,成功培育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和首个国家授权蓝莓新品种“兴安一号”,致力做到让乡亲们钱包鼓起来、腰杆挺起来、日子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