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职能。
(1)参与拟订旅游区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开展旅游区内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旅游区内绿化美化、水土保持、封山育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3)负责旅游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和保护工作。
(4)协助开展旅游区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5)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1. 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对标全市全域旅游整体规划布局,做好与相邻旗市的有机衔接,广泛搜集旅游发展的项目信息,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引得来游客、留得住游客,切实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巴林旅游区管理局同牙克石市文体旅广局密切协作,深入全市各镇开展旅游路线实地踏查,详细了解各镇文旅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远景目标,为深度挖掘全市极寒气候、生态环境、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地区“文化+旅游”独特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发挥牙克石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巴林地区旅游资源,扩大牙克石市旅游知名度,研究制定《巴林喇嘛山登山赏花活动方案》,并与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呼伦贝尔林业集团巴林喇嘛山旅游公司等相关单位密切协作,共同举办登山赏花活动。通过举办登山赏花活动,有力推动巴林喇嘛山旅游知名度的提升,此次活动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增收,促进了当地特色农畜产品和野生山珍产品销售,带动了我市文旅产业提标增效。登山赏花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按照牙克石扩大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暨重点项目推进落实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的决策和部署,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旅游区管理局牢固树立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和支撑,全年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洽谈活动4次。
一是积极与自然资源、林草、水利等多部门就汽车营地土地性质开展确认工作,并与巴林林业局、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呼伦贝尔林业集团巴林喇嘛山旅游公司积极沟通,开展合作交流对接。
二是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就投资巴林喇嘛山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围绕巴林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旅游配套产业建设进行积极洽谈。
三是推进北京仁和惠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牙克石市森源公司对接,就北京仁和惠康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就投资建设专科医院相关事宜,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项目初步选址在牙克石市天一城小区95号商业地,建筑面积3000平米,建成后可容纳250余位患者就医。目前,项目处在筹备及申报审批阶段,我局正全力协助投资方办理建设用房验收,可研、医疗手续上报审批等前期筹备工作。
四是与有投资马铃薯相关产业意向的哈尔滨籍人士多次进行沟通洽谈,全力协助注册牙克石市海拉农牧科技经营社,建设2300平方米马铃薯仓储窖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带动本地区马铃薯种植户在技术、资源、销售等方面的科学生产,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计划2023年投资500万元,2024年投资300万元。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万元。
(1)建强村党组织,抓党建促振兴党建引领振兴”行动。坚持把“两委”班子和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配强配齐村两委成员,建强村级党组织;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和“三会一课”为依托,三季度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全体党员开展建党102周年“重温入党誓词”,联
合巴强社区开展“学习身边榜样”读书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学习宣传普通话”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2)全力以赴,在为民办好事实事方面。三季度进入防汛期窑沟河水上涨,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了解受灾群众所需,村“两委”组织村民抗洪抢险2次,完成了用300根枕木修复永旺河段长60延长米、宽5米过水路面,保证了春耕秋收村民的头等大事。为使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抓好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以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推动公路、照明、管道等基础设施继续在农村完善,9月中旬合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配合下启动窑沟街至北立交桥全线3.5公里亮化项目,目前已安装太阳能路灯50余盏,此次乡村道路亮化项目,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让群众出行更安心。
(3)加强了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村文化队伍,广泛开展文化文艺宣传表演,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增强群众凝聚力。为老年朋友展示自我提供平台。在建党102周年开展了文艺演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数为:1695026.09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数为:2610082.69元,基本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657171.13元,基本支出决算数为:2444630.96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年初预算数为:0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数为:0元,本年收入合计年初预算数为:1695026.09元,本年收入合计决算数为:2591339.83元,本年支出合计年初预算数为:1695026.09元,本年支出合计决算数为:2482485.92元,年末结转和结余决算数为:127596.77元。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决算数为:37854.96元,外交支出决算数为:0元 ,国防支出决算数为:0元,公共安全支出决算数为:0元,教育支出决算数为:0元,科学技术支出决算数为:0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决算数为:1839754.10 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决算数为:269469.45元,卫生健康支出决算数为:135767.98元,节能环保支出决算数为:0元,城乡社区支出决算数为:0元,农林水支出决算数为:0元,交通运输支出决算数为:0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决算数为:0 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决算数为:0元,金融支出决算数为:0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决算数为:0 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决算数为:0元,住房保障支出决算数为:199639.43 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决算数为:0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数为:0 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决算数为 :0元,其他支出决算数为:0元,债务还本支出决算数为:0元,债务付息支出决算数为:0 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决算数为:0 元,基本支出决算数为:0元,人员经费支出决算数为:2330230.96元,公用经费支出决算数为 :1144000.00元,项目支出决算数为:37854.96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决算数为:0元,上缴上级支出决算数为:0元,经营支出决算数为:0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决算数为:0元。
本单位2023年度收入总计2610082.69元,其中:本年收入合计2591339.83元,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0元,年初结转和结余18742.86元;支出总计2610082.69元,其中:结余分配0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27596.77元。与2022年度相比,收入总计增加145933.80元,上升5.92%;支出总计增加145933.80元,上升5.92%。
主要原因:本单位人员较上年增加8人,相应人员经费有所增加。
收入与预算无差异,支出较收入减少127596.77元,结转下年。
(1)本单位2023年度收入合计2591339.83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591339.83元,占100%;事业收入0元,占0%;经营收入0元,占0%;其他收入0元,占0%。本单位2023年度支出合计2482485.92元,其中:基本支出2444630.96元,占98.45%;项目支出37854.96元,占1.55%;经营支出0元,占0%。
(2)本单位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计2610082.69元,其中:年初结转和结余18742.86元;支出总计2610082.69元,其中:年末结转和结余127596.77元。与2022年度相比,收入总计增加145933.80元,上升5.92%;支出总计增加145933.80元,上升5.92%。主要原因:本单位人员较上年增加8人,相应人员经费有所增加。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本单位2023年度“三公经费”收入总计10000.00元,其中:年初结转和结余0元;支出总计10000.00元,与202年度相比,收入总计减少90000.00元,减少90%;支出总计减少90000.00元,减少90%。主要原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3年初预算做错导致减少。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度无会议费支出。
(3)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年度无培训费支出。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2年全年收入261082.69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61082.69万元,占全年收入100%;。
2022年全年支出2482485.92元,其中项目支出37854.96元,占全年支出1.55%;基本支出2444630.96元,占全年支出的98.45%,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839754.10元,占全年支出75.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9469.45元,占全年支出的11.23%;卫生健康支出135767.98元,占全年支出的5.55%;住房保障支出199639.43元,占全年支出的7.96%。
本年度无非财政拨款收入。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2023年支出结转127596.77元,主要是财政拨付的以前年度个人资金清算未支付部分;
2.该笔款项需结合以前年度在本单位工作且编制为博克图镇人民政府的退休人员的扣款转至本单位基本户后,进行统一发放。
年末货币资金458352.50元,比上年增加163540.67元,主要原因为:以前年度个人资金清算未发放;2名调转人员养老等关系未转移至我单位,未能进行缴费。
本年度负债0元。
我单位无绩效目标。
1.我单位财务管理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执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相关制度执行收支核算。本年度决算以二级为编报单位,由上级财政部门组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