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平台首页 > 村(居)务公开 > 【欣向北 寻最美】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思想草原|凝聚文化阵地力量 激活北疆文化动能

【欣向北 寻最美】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思想草原|凝聚文化阵地力量 激活北疆文化动能

发布时间:2025-03-11 浏览次数: 54 信息来源:永和社区 [ 字体大小: ]

北疆文化建设既是对历史与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的开拓,基层文化阵地不仅是北疆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也是北疆文化创新与传承的重要支撑。以基层为支点,可以有力推动文化品牌的持续发展与价值升级,从而做到基层文化阵地反哺文化品牌。海拉尔区充分认识到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新路径,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培育文艺人才和推动精品创作,进一步抓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彰显北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蓄力文化品牌打造,坚持活动驱动与民众参与的双赢模式

 

为使北疆文化以多元形式在群众中“活”起来,形成文化活动与民众参与的良性循环,海拉尔区通过广场演出、音乐节、民俗展览等活动形式与多点联动的工作方式,不断增强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打造“文明之光 海拉尔之夏”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一期,每期40余天,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现已成为海拉尔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标杆,形成了涉及范围广、时间节点长、覆盖人数多,体验观赏性强的特点。开展“唱响北疆文化群众性文艺汇演——伊敏河畔温柔的夏夜”音乐分享会,打造属于所有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们的舞台,用歌声唱响新时代北疆文化赞歌。组织“呼伦贝尔·海拉尔草原音乐节”,致力将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也为中外游客提供了进一步了解海拉尔的机会。在伊敏河文化休闲长廊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国粹苑”京剧票友会活动,与“文明之光 海拉尔之夏”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相互呼应,逐步打造多点联动、综合性、专业性、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以“醉美草原 畅享北疆”海拉尔区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惠民系列演出为契机,组织开展花车巡游、民俗文化、摄影展览等活动,通过千人文艺展演、百张海拉尔发展照片等形式展现了北疆文化建设工作强劲的发展态势,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活”起来。

 

二、夯实北疆文化基石,推进基层阵地的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

 

基层文化阵地是北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海拉尔区始终坚持基层文化阵地在建设北疆文化、发展北疆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满足全年龄段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海拉尔区创建了全市首个社区“北疆文化活动阵地”,内设“油画社区”“艺术家之家”“扫黄打非护苗课堂”,充分发挥阵地资源优势,满足居民群众化、全龄化、全时段北疆文化服务需求。新建伊敏河文化艺术长廊,谋划建设了红色文化长廊、民族团结长廊、生态文化长廊三部分,打造了红色记忆、红色征程、红色霞光、民乐坊、书香苑等23个点位,通过微改造增添文化艺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了“码上听书”“码上听歌”“红色征程”等智慧场景,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宣传、群众性歌舞活动、文化沙龙等提供活动空间。“文艺家之家”为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文艺家提供了学习、交流、雅集的活动场所,同时为北疆文化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扎根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多元化平台。改扩建靠山办梅园社区惠民综合体和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对现有设备和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设书画培训教室,改造全市首家城市书房“红旗书吧”,新增恒电、新风系统、无线网络,配有文旅e点通、有声读书墙,建成了集图书馆、咖啡馆于一身,集阅读与休闲于一体,具有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新型阅读空间。

 

三、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突出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表达

 

海拉尔区坚持“以文铸魂”,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推出弘扬民族文化的原创广场舞《站在草原望北京》《忠实的心想念你》等,制作展现革命精神的原创歌曲《红色党旗飘起来》《党的光辉》、发扬“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的原创歌曲《亮丽内蒙古》《扬帆起航》和展现呼伦贝尔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的原创歌曲《银色呼伦贝尔》等10余部文艺作品,其中作品《红色党旗飘起来》获全区首届社区优秀节目展演优秀表演奖。这些精品创作既丰富了北疆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在北疆文化舞台上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完善文化生态链条,探索人才引进与机制创新的内外并举

 

海拉尔区注重培养和引进文艺人才,通过每年举办2期“文化与百姓同行”业余文艺骨干班培训,开设线上广场舞、京剧、声乐等培训专栏,每年培训本地基层文艺骨干、人才超过1000人次,人才梯队建设初具规模,逐步打造出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服务队伍。积极开展文艺文化人才服务工作,为呼伦贝尔五彩儿童合唱团提供全方位硬件与软件支持,包括优质的师资力量、专业的彩排场地以及多渠道的生源保障,助力合唱团持续发展壮大。积极探索文化志愿者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立文化文艺志愿者服务队10余支,打造“文益惠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开展“人才夜校”“文化沙龙”等特色文化项目,吸纳民间文化热心人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为进一步弘扬北疆文化,吸引文艺人才,组织策划“弘扬北疆文化 文明实践在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文化惠民大课堂”系列活动,在政策扶持和资源共享的引导下,文化管理服务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跨越,为北疆文化建设注入动力。

 

五、精心组织宣传内容,聚焦特色传播与多元互动的融合发展

 

充分运用新媒体矩阵宣传,依托“全景海拉尔”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对北疆文化工作进行持续宣传。精准实施专题专栏宣传,开设“北疆文化”等专栏,刊发《文化馆“人才夜校”呼麦班开课》等相关报道2600余条。加强选题策划,开设《“丹”说文旅》《铭记美好》等专题节目,制作刊发《月明秋思寄谁家》《专场文艺演出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等作品,聚焦宣传主题,通过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六、规划未来发展路径,深化文化服务与供需对接的有效实践

 

海拉尔区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仅是北疆文化品牌打造的实践路径,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从文化活动到设施建设,从人才培养到创意精品,海拉尔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争取为北疆文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可推广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基层北疆文化建设,打造本地特色文化品牌,如“文明之光 海拉尔之夏”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唱响北疆文化群众性文艺汇演——伊敏河畔温柔的夏夜”音乐分享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文化惠民大课堂系列活动,用活“北疆文化活动阵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构建统筹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为引擎,铸牢民族团结之魂,助力北疆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