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用心种好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田”
近年来,牙克石市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作为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着眼2025年换届工作,通过多渠道精挑优选、多方式锻炼培育、多方位精准施教等系列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后备根基。
全方位“选苗”,拓展人才“蓄水池”。依据“选优配强”标准,精心制定《牙克石市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两年计划实施方案》。秉持“用脚排查、全面覆盖”原则,成立调研组5个,深入全市14个村开展6轮次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村情、村“两委”班子建设及运行状况、各类人才队伍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进行调研摸底,逐村初步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秉持广渠道引人才的理念,按照“三荐三审一备案”程序,明确年龄、学历等队伍建设要求,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人才。广泛征求党员、村民代表等多方面意见,对照“正面+负面”清单,联合公安、法院、政法委等11家单位开展联审,优中选优确定后备力量,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充足的“源头活水”,打造人才聚集的“蓄水池”。
立体式“育苗”,打造成长“孵化箱”。根据村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握教育培训这把“金钥匙”。分层级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选调生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举办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学习贯彻“千万工程”主题培训班。采用“主题教育+经验分享+理论学习+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知识竞赛”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将28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纳入培训范围。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精心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农村党建业务、电商营销、短视频制作等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后备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搭建成长“孵化箱”,助力快速成长。
多维度“墩苗”,构筑能力“练兵场”。坚持集中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维度培育体系,健全“4+1”帮带机制。按照“处级包联领导+镇级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实践导师+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的模式,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的结对帮带方式,助力后备干部克服本领恐慌,持续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后备力量担任村级各类协会和群团组织负责人、网格员等职务,参与村级事务、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多途径熟悉村务,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与后备力量开展谈心谈话56次。以“管用结合”为着力点,构建动态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切实抓好村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实时掌握后备力量的思想、工作等发展状况,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对符合标准的继续重点培养,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良好机制,有效发挥练兵作用,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工作能力,确保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成熟一批上岗一批。(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室杨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