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宣传融合北疆文化元素,永和社区开展“青团飘香传文化 北疆风情润清明”主题活动,使居民们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促进了北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邻里齐动手 共品民俗味
活动当天,永和社区活动中心布置得温馨而富有节日气息。社区工作人员早早准备好了制作青团的材料,清香的糯米粉、香甜的馅料、青团贴纸,一应俱全。居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陆续来到现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活动开始,社区负责人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以及包青团这一传统活动的意义。随后,工作人员向居民们展示了制作青团的步骤。只见他们熟练地将糯米粉混合揉成面团,再分成小块,包入红豆、莲蓉、蛋黄等馅料,最后搓成一个个圆润可爱的青团。居民们纷纷动手尝试,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一个个青团在他们手中诞生。
为促进“北疆文化”与传统节日相融合,社区还特别准备了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食材和装饰。一些居民尝试用奶制品、果干等作为馅料,为青团增添了别样的风味。还有的居民用北疆传统图案和色彩对青团进行装饰,使青团不仅代表了传统节日的美食,更成为了文化的载体。
在制作青团的过程中,居民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老人们回忆起过去清明节的种种习俗,年轻人则饶有兴趣地聆听着,不时提出问题。欢声笑语回荡在活动中心,浓浓的亲情和邻里情在空气中弥漫。
北疆历史韵 社区共品析
除了包青团,社区还组织了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了老党员为大家介绍北疆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居民们通过欣赏北疆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和绘画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北疆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魅力。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清明节的内涵,也让居民们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巧手绘纸鸢 清明寄哀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时节,古人以放鸢寄情,借东风送走旧疾,托青云遥寄追思。为带动居民群众感受非遗技艺和节气智慧的灵动载体,永和社区在活动中融入“巧手绘纸鸢”环节。社区工作者在活动中详细讲解和示范了纸鸢的绘画步骤,以及颜色的布局。讲解过后,社区工作者将准备好的空白风筝和作画工具颜料分发给大家,大家围坐在一起,认真调色、构图、上色,发挥无限想象,怀着真诚与敬重,把自己心中的春天和对先辈的思念与缅怀之情,一笔一画绘制在崭新的纸鸢上,用色彩点缀自己的中国梦,用图案装点天空,填充美丽的色彩,绘出一个独特的七彩纸鸢。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通过大家手中的画笔一一展现出来。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青团分发给居民们,让大家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一些居民还主动将青团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传递温暖和关爱。
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在实践中体验了传统节日的乐趣,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通过融合北疆文化,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发展。下一步,永和社区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于中华传统节日中融入优秀文化与习俗,让居民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风采。